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浙江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杭州市 区县地图 街道地图 乡镇地图(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共57个街道、109个镇、33个乡) 上城区(辖6个街道) 下城区(辖8个街道) 江干区(辖6个街道、4个镇) 拱墅区(辖6个街道、4个镇) 西湖区(辖6个街道、5个镇、2个乡) 高新区(滨江区)(辖3个街道) 萧山区(辖4个街道、22个镇) 余杭区(辖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富阳市(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 临安市(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 桐庐县(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 淳安县(辖11个镇、12个乡) 横村镇,中国浙江省西北部桐庐县下辖的一个镇。 辖区该镇辖有:横村、宅里村、孙家村、横村、龙伏村、柳岩村、杜预村、板头村、香山村、塆下村、阳山畈村、方埠村、柳茂村、浪石村、后岭村、城东村、九岭村、东南村、元村、上塘村、凤联村、华凤村、双溪村、胜峰村、白云村。 横村镇 - 乡镇介绍横村镇
横村镇位于桐庐县中部丘陵地带,东濒分水江,南依旧县镇,西傍莪山乡,北界瑶琳镇,横村大桥的建成贯通方埠镇,与桐瑶公路连接,全镇总面积52.64平方公里,距县城6.5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1个自然村,173个村民小组,5370户,总人口19290人,其中农业人口17617人,汉族居多,畲族少数,桐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2001年9月,原横村镇与方埠镇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建立新横村镇。强强联合为新横村的对外开放,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新机遇。横村镇2003年跻身全国小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千强镇,2004年又跨入浙江省百强乡镇行列,2005年,横村镇财政收突破亿元大关,一举成为桐庐县第一强镇,2006年横村位列全国千强镇434位。 横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地形主要为低丘平原,近山滨江,生态环境优越。镇坐山独山,别名独高峰,山高196米,周约5里,孤峰耸立江表,无脉无延,满山绿树,苍翠毓秀,号称“桐江第一峰”,峰上建有庙宇,每年“三月初八”庙会沿袭会今,成为当地一项盛事。 横村镇地处桐庐县中部,是浙江省百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省星火示范镇。横村镇的针织行业独步浙江,2001年销售额达到15.4亿元,是浙江省“针织出口第一镇”,已形成了以针织、毛纺为主导产业,皮件、精细化工、塑料电子、精工箱包、五金机械、建筑材料、生物技术产业全面发展的工业经济格局。横村镇是浙江省桐庐县的工业重镇,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39.8亿元,其中针织业产值达25.3亿元。横村镇针织特色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年的发展,已形成纺纱、织造、染整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镇内集聚了260多家针织企业和500余个加工点,针织成衣、服饰的生产已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每年出口针织产品产值达到17亿元,成为浙江省针织服装、服饰出口生产基地,为全球著名的沃尔玛、安泰莱、里斯克来勃、琼斯等公司做贴牌加工,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005年,横村镇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2亿元之多,比2001年的0.40亿元增长1.55倍,年均增长26.4%;实现工业总产值52.48亿元,比2001年的20.47亿元增长1.56倍,年均增长26.5%;外贸出口供货值28.73亿元,比2001年的10.23亿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29.5%;农民人均纯收入7774元,比2001年的5210元增长0.49倍,年均增长10.5%。一举成为桐庐县第一强镇(不包括街道),达到了县委、县政府当初对原横村镇与方埠镇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决策之目的,真正发挥了强强联合的优势和作用。 横村镇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既有开放城市的地理优势,又有开放城市的政策优惠。横村镇将全面加强与国内外、各地区及各界人士交流合作,致力打造平安横村、活力横村和魅力横村,为把横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努力奋斗。 横村镇 - 工业经济横村镇总体规划
横村镇工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村村办厂、企业星罗棋布的发展局面。但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设备差,产品档次低的状况。为了使工业经济规模和运行质量跨上新台阶,镇党委、政府结合横村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做大做强横村工业。
为改变“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无序发展现状,实现资源要素的集聚与融合,在横村工业具备了进一步发展规模与优势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工业功能区(当时称工业园区)建设,以实现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品位提升的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搭建更加宽阔的平台。本着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区内累计投资近亿元,一期开发面积144.74万平方米,基本构建起区内网格状道路交通设施,并按“三通一平”的要求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完成了供电、供水和通讯工程,主要人行道铺设花板,搞好绿化、路灯等工程,区内设施日趋完善,吸引外地投资者前来横村创业。区内落户企业68家,投产企业达到62家,完成年产值16.30亿元。工业功能区被确定为“浙江省针织工业专业区”、“杭州市重点培育工业园区”、“桐庐县重点工业功能区”。 横村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工业生产性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规模企业的发展。全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工业规模企业达78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17.2%,规模企业产值达25.92亿元,占全镇业工业总产值的49.4%。在规模企业中年销售产值在5千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的企业8家、年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3家。 横村镇工业的特色产业是针纺织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了以绢丝针织系列产品和针织小三件为主,毛纺、染整、织造等生产门类齐全的针织块状特色产业。主要产品为丝织成衣、羊绒针织成衣、围巾、帽子等,产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横村镇的针纺织业已形成相当规模,产品档次较高,产业配套环境完善,是浙江省重要的针织产品出口基地。全镇共有针纺织企业700余家,年产值达26.9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1.3%。2004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确定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并授予“中国针织名镇”称号。 横村针织工业功能区分四个区块:一是双湖区块,规划面积1270亩;二是富乐区块,规划面积900亩;三是塘孟洲区块,规划面积750亩;四是深畈区块,规划面积600亩;总规划面积3520亩。横村针织工业功能区本着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的要求开发建设,为横村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宽阔的平台,实现了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品位提升。到2006年底,双湖区块、富乐区块已基本开发完毕,入园企业90家,其中规模企业62家,工业总产值23亿,其中针纺织业15亿元,化工业5亿元,其他3亿元,销售亿元以上企业4家,5千万以上企业10家,工业总产值占全镇的45%。 横村镇 - 农村发展横村镇
横村镇确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思路,积极实施惠农政策,加大涉农投入,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支持农村,有效地推动了全镇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横村镇相继推出了“村级道路畅通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改水工程”和“惠民工程”等等实事措施,把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大量资金(财政收入)反哺农业、支持农村。
从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入手,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横村镇自行政区划调整以来,累计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5000万元以上。如该镇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尖山堤防工程,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通过河岸砌石、绿化工程,既美化城乡环境又确保安全度汛。 横村镇紧盯统筹城乡发展目标,深刻“统筹”内涵,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农村发展。通过加快农业农村投入,搭建城乡协调发展平台,推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双赢。 横村镇以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十百工程”创建步伐,对“十百工程”省、市、县示范村和整治村创建成功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3万元的奖励。进一步提高了各村的创建积极性。2005年列入创建的孙家、阳山畈等7个村按照“美化、洁化、序化、硬化、绿化、亮化”的“六化”要求投入各项建设资金1107万元,进行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和村庄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构建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了村民生活环境更优、居住环境更美。投资2600多万元,启动“康庄”工程,对列入县康庄工程项目的,镇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进一步加快了各村工程项目的推进力度,到2005年10月康庄工程全面完成,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道路硬化”的“双百工程”。 横村镇积极实施“农业上山增效、农民下山致富、农村集聚发展”战略。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5万亩毛竹基地,加快农业产业集聚。政府出台政策,对种植毛竹20亩以上的农户,镇财政给于每亩50元的补助,此项政策的实施镇财政共投入资金近5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毛竹基地的发展。全镇毛竹基地已达4万余亩。二是积极引导农民下山致富集聚发展。根据集约、辐射能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了胜峰、凤联2个中心村和九岭等4个重点村,并推进中心村、重点村的中心区块建设,通过宅基地整理、空心村整治,积极引导山区农民向中心村、重点村搬迁集聚,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特别是对下山农民到城镇购买商品房集聚发展的,镇财政给予每平方米30-50元的购房补助,到城镇购买商业用房的,给予每平方米100元的购房补助。己有山区农民117户471人移居山下集聚发展。 全镇等级公路通村率达100%,通村等级公路路面硬化率达100%,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覆盖率达100%,通自来水村的比例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农民家庭电话普及率超过80%,农村人口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26部,农村学龄前儿童幼儿园入园率达90%强。这一组组数据充分显示横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之快、成就之大。横村镇已成为“浙江省星火示范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百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杭州市体育强镇”。 横村镇 - 城镇建设横村镇针织业
横村镇从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共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亿多元,实施“政府东迁、跨江发展”战略。以政府搬迁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中心区块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政府新大楼、横村二桥、中心广场、新区主要道路的建设,启动商贸区块建设,全面绿化、美化镇区,改建、扩建市政道路20余公里,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形象显著提升。行政中心带动了商贸中心的发展,加快了中心区块的建设,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新区开发建设。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各项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建设进展迅速。行政机关区、商业服务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工业集聚区布局有序合理。一个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城镇已具雏形。 横村镇内邮电、工商、税务、银行、学校、公安派出所等部门齐全,设施完备,一个以分水江为主轴、生产发展、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江滨城镇正在崛起。 横村镇自行政区划调整后立即启动新一轮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工作,巳修编完成。投资130多万元的新横村镇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成为横村城镇建设的大蓝图。在规划实施上,严格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各类建设项目选址严格依据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保证了城镇建设的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科学的规划为横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打造了广阔的平台,对横村产业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的规划为横村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横村镇从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共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亿多元,实施“政府东迁、跨江发展”战略。横村镇政府对城镇建设的投资是大手笔的,从2003年以来的3年中,每年分别投入资金3000万元、5000万元和4500万元,用于市政道路、横村二桥、商贸区块等的建设和镇区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相继完成了政府新大楼、横村二桥、新区主要道路的建设,启动商贸区块建设,全面绿化、美化镇区,改建扩建市政道路20余公里。 横村镇农业
横村二桥的建设,更进一步地发挥了横村强强联合的优势,对企业的快速有序发展,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等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良性循环。
横村镇政府的搬迁,行政中心带动了商贸中心的发展,加快了镇区中心区块的建设。以镇政府搬迁为契机,按照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的原则,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新区的开发建设,新区房地产业全面启动。 横村二桥的建设,连接了横村的自然空间,为加快推进横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促进横村资源要素的集聚,实现资源的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横村二桥的建设,更是连接了分水江东、西两岸横村人民的心,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 横村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形象显著提升。“全国小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千强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浙江省卫生城镇”和“杭州市文明镇”等各种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城镇建设任务重、投资大,仅靠政府投资只能是杯水车薪。横村镇通过几年的大建设大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渠道、多元化融集建设资金的新路子。在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横村镇始终遵循“政府投资搞骨架,社会投资搞建设,内引外联搞开发”的原则,采取了“财政挤、上面帮、外部引”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大搞城镇建设。通过市场运作的城镇建设项目成为民间资本竞相投资的项目,外来资金、民营资本、社会闲散资金大举介入。通过以项目引项目,以项目建项目,以项目带动整体的开发建设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城建资金压力。同时,所有国债资金、上级拨款和补助资金、土地出让和转让收入或出租收入全部纳入镇财政统一管理,从源头上防止了资金的流失和管理混乱。建设工程全部推向市场,所有项目均采用招标发包,既节约了建设资金,又确保了工程质量。 横村镇在编制和实施城镇建设规划的同时,科学有序地推进村庄的规划编制,完成了凤联、双溪等10个村的村庄总体规划,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 |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图搜索 |
|
广告位4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
直辖市 |
|
---|
省 |
|
---|
自治区 |
|
---|
特别行政区 |
|
---|